-
走進潞酒山西省長治市潞酒有限公司位于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長治市附城村,前身為國有長治市潞酒廠,1999年正式改制為有限公司,為山西傳統名酒“潞酒”的正宗生產企業。
-
-
-
新聞中心潞酒,因產于潞州而得名,據古籍記載,已有近1500多年歷史。清《山西通志》列“酒之美者”、“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記述,可見潞酒與汾酒在我國古代已馳名四海。早在中唐時期,潞酒就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
-
黨建文化長治市國營潞酒廠建廠50余年,由已具數百年歷史的“潞酒”古坊改組,廠區占地面積34017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固定資產1058萬元。始終以傳承歷史古方、釀造正宗口味的潞酒為宗旨,年產潞酒系列產品8000余噸,實現年利稅1000余萬元。
-
人才招聘《山西通志》列“古酒之美者”——“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民國時期,馮玉祥、閻錫山倒蔣小勝,以潞酒犒賞三軍,時值嚴冬,酒不結冰,一點即燃,火滅后滴酒不剩,可見酒質之精良,故民諺云:“上黨潞酒,天下少有。”
-

山西省長治市潞酒有限公司是長治市現存的老企業,其前身是長治市潞酒廠,始建于 1936 年,經營地址為長治市城區華豐北路47 號,1999 年 7 月企業改制,企業名稱變更為山西省長治市潞酒有限公司。
Learn More +《潞酒史話》出版 填補晉酒文化研究空白
發布日期:
2024-08-30
山西最大的文化IP是“白加黑”,白就是白酒,黑既是山西醋。山西作為中國酒文化的誕生地,同時也是歷代酒產品的主要產區。為了助力山西清香型白酒崛起,近日,一部研究清香型白酒的文史巨著《潞酒史話》由山西經濟出版社正式出版,該著作一經面世便受到國內酒界與文化界的重點關注。
山西最大的文化IP是“白加黑”,白就是白酒,黑既是山西醋。山西作為中國酒文化的誕生地,同時也是歷代酒產品的主要產區。為了助力山西清香型白酒崛起,近日,一部研究清香型白酒的文史巨著《潞酒史話》由山西經濟出版社正式出版,該著作一經面世便受到國內酒界與文化界的重點關注。

《潞酒史話》作者王文清先生曾于2014年出版了《汾酒史話》,為山西汾酒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今年,他又出版了《潞酒史話》。該著作70余萬字,配入了大量潞酒史料圖片。中國著名酒文化專家李尋先生評價該書:“我被潞酒的歷史深深震撼,震撼到說不出話來的程度”。王文清用《汾酒史話》《潞酒史話》兩部書稿的翔實史料,論證了歷史上山西清香“雙璧”的“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的盛況。
山西酒歷史源遠流長,酒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山西的“汾酒”和“潞酒”同為中國酒界代表。從宋代詩人蘇舜卿詩“太行美酒清如天”,到元代酒學專著《酒小史》中的“潞州珍珠紅”,再到明代《稗說》載:“潞安酒有三種,河清、豆酒、紅酒”再到清代光緒《山西通志》的“酒之美者……有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足以看到潞州酒的美譽度和生命力。然而,在當代,潞酒成為一顆蒙塵的明珠,潞酒只有潞人識。所以,能完成《潞酒史話》的寫作,將潞酒文化、潞酒歷史、潞酒產品宣之于世,是著名酒史專家、山西省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文清的夙愿。

酒之美者······而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山西通志》
正如王文清所言,產于太行產區的潞酒和呂梁產區的汾酒一樣,都是中國歷史名酒,是中國酒之源、清香型白酒之祖、中國酒文化之根。潞酒文化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農耕文化、根祖文化、禮儀文化、民俗文化、釀造文化、紅色文化以及承載的精神訴求和人文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以液態方式承載并綜合反映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化。
王文清先生研究潞酒史,側重于對歷史文獻原始資料的發掘與考證,追求學術深度,解析歷史難點,書中引用的大量文獻資料,都是作者本人多年的積累,均來自一手掘取。面對歷朝歷代的酒文獻,他都不遺余力地去披沙揀金,細細采擷,盡可能地廣征博引,以追求潞酒古往今來的真正面貌。《潞酒史話》強調了潞酒文化的肇始性、權威性、鮮明性、生動性、典型性和獨特性六大特征,而后引經據典,對每一方面的特性都展開了有理有據的闡述和論證。
該作品始于史前,終于當代,時間跨度長達6000余年。全書從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考古發掘開始探索,尋找潞酒的釀造源頭,然后沿著歷史發展的渠道來解讀潞酒的起因、發展與傳播過程,展示潞酒歷史的豐厚內容和階段成就。書中分時段分朝代解讀了潞酒歷史的發展走向和文化要素,分析了當時的產業規模、細查了當時的產業狀態。潞酒的史料佐證,具體到歷朝歷代的“國家志”和“地方志”以及各地關于潞酒的碑刻和稗史;即使是民間傳說或地方民謠,也都選自國家正規出版物。由于史實確鑿、證據充分,結論自然是正本清源。

清代潞酒酒瓶
歷史上的許多記載,都有潞酒的清香印記,這些涉及到《世本》《酒誥》《說文解字》《水經注》《酒名記》《酒小史》《酒譜》等文獻典籍;歷史上許多名宦、文豪,諸如王廷相、王世貞、傅山、陳廷敬、陳琰、嚴嵩、徐元文、祁寯藻、張英、吳雯、周篆、袁杲、孔尚任等都曾將潞酒入詩;清代《歧路燈》《鏡花緣》《林蘭香》等小說都將飲用潞酒的情節寫入書中,為這些文學作品增色添香不少;《五雜俎》《兩般秋雨庵隨筆》《在園雜志》《浪跡叢談續談三談》《清稗類鈔》等筆記中都有潞酒的奇聞雜談。在關漢卿《哭存孝》、邵璨《香囊記》等元明戲劇中,就有關于潞酒的唱詞;在《幼學瓊林》《六言雜字》等蒙學課本中,也有潞酒的影子;在日本人編著的《清俗紀聞》《華國風味》《中國省別全志》《山西大觀》中,亦不乏潞酒的詳細描述。

哭存孝
(康君立云)如今阿媽講潞州天黨郡與存孝鎮守,潞州地面吃好酒好肉去。

《上黨竹枝詞二十一首》中的上黨潞酒

《鏡花緣》中記載的“山西汾酒”“山西潞安酒”
明清時期,出現了專營潞酒的商家,潞商遍布全國各地,潞酒隨之風行天下。潞酒及潞酒釀造技藝隨著潞移民和商幫的腳步走向全國,如北京、四川、河南、河北、安徽及江蘇等地的白酒就和潞酒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明代的潞酒釀造技藝就被潞州的銅錫匠人、潞綢商人帶至北京;在《清實錄》中,就有“晉省鐵斤、潞酒入豫銷行最旺”的記載;清《涪陵縣續修涪州志》載:“仿山西法以藥制潞酒,出境倍香甘,則州之特別飲料也……上(嘉慶帝)曰:‘可令潞人赴川仿造,何事遠取。’乃令晉撫選善釀者至蜀,遍考水性,惟涪陵江為宜,因遺此法。”至民國時期,重慶當地還有“扁舟載得潞州酒,醉聽漁人唱晚風”的詩詞。抗戰時期,潞酒成為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領導下生產的軍需品。1945年,長治解放,當地酒坊直接由政府經營。
歷代潞酒,一直被視為酒界脊梁。但近代百年,卻淪落為地區名酒,成為蒙塵的明珠。面對潞酒百年來境遇,王文清說,每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族復興的時代,都是潞酒大發展的時代。在當代,潞酒又進行著轉型與復興的華麗綻放。潞酒不應只是長治人的最愛,更應該是山西人的品牌驕傲。清代山西人祁寯藻曾言“潞酒盈壺勸客提”,王文清也愿把這縷清香向世人推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潞酒的源流演變、來龍去脈,去認識它、珍愛它,使潞酒這一瑰寶更加光彩照人,清香彌久。

長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潞酒史話》的編撰出版,并在打造長治白酒區域公共品牌座談會上,對此書給予極高評價,指出其不僅僅是長治酒文化的讀物,更是研究長治文化的杰作,認為該史記的出版,對長治酒業發展提供了史料支持、行業信心和發展勇氣。

山西省長治市潞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敬宇表示,希望《潞酒史話》能成為“潞酒學”的開篇之作,啟發確立跨學科、多學科交叉對潞酒的研究,形成讓釀造學家談潞酒工藝,政治學家去談潞酒政治,經濟學家談潞酒經濟、哲學家談潞酒哲學,美學家談潞酒美學,民俗學家談潞酒民俗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
相關新聞
2025-02-24
2025-02-17
2025-01-26
2025-01-05
2024-12-02
山西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范晉生一行考察調研潞酒有限公司 共建“山西校友之家”
2024-11-19